但王貞治先生把大部分的時間用來闡述自己的教練哲學。
王貞治先生認為,現在很多年輕選手的心態都是看別人練多少,
自己也跟著練多少就差不多了,「但別人都停下來你卻還在做時,就是你的機會到來了。」
王桑強調:「讓選手有這樣的認知正是教練的工作,這遠比教選手投球、揮棒的意義重大許多。」
王貞治先生在講座中還提及:「如果你是深受選手喜愛的教練,那你可能不是一位好教練。」
王貞治先生進一步解釋自己的觀點時說:「一位真正的好教練不會因為選手的反彈而與他妥協,
而是堅持要求選手作該做的事,所以這種教練當下往往會被選手恨之入骨。」
王貞治先生表示,如果當下對你的選手太好。
20年後他可能會說:「我不記得這位教練教過我什麼。」
反之如果你嚴格要求,
20年後這位選手一定會說:「要不是當年的這位教練,絕對沒有現在這樣成功的我。」
另外,王貞治先生也談到許多新的觀念,
他說:「一位外野手要想把球傳至本壘阻殺跑者,你的意念比臂力還重要。」
王桑表示他在觀察鈴木一朗時,常常發現只要壘上有跑者,一朗就會甩甩他的手臂熱身,
一副「如果等等打到我這,我就會讓你死在本壘前」的樣子,
所以他常常感覺只要三壘有跑者,一朗的興致就來了。
王貞治先生強調:「意念強烈,你就會做到。」
王桑另外還提到許多不同的價值觀,例如他談到他非常重視雙殺守備,
所以在他當總教練時,一年144場例行賽,「我希望至少球隊製造144次雙殺。」
楊老師在講座後段問到:「如過球隊表現不如預期,您怎麼和教練團互動。」
王貞治先生表示,如果晚上6點的比賽,下午12點到2點就是他和教練團溝通的時間,
討論的內容如了今天的作戰策略外,也針對昨天的比賽進行檢討。
王桑說:「如果總教練長久以來都是主觀的做決策,那麼時間久了就不會再有教練願意給你任何意見。」
王貞治先生最後總結:「總教練必須要多聽教練團成員的意見,但所有責任最終仍須自己一肩承擔。」
- Jul 01 Wed 2009 09:58
值得學習!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